2025年11月11日,上海晶華膠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3683)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11月10日接受了包括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在內的12家機構調研。調研中,公司全面介紹了主營業務布局、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核心進展及未來業績規劃,彰顯了 “膠粘材料主業穩固 + 新興傳感器業務突破” 的雙輪驅動發展格局。
作為國內膠粘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晶華新材主營業務覆蓋工業膠粘材料、電子膠粘材料及特種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中,美紋紙膠粘材料市場占有率長期位居前列,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交通工具、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在高景氣賽道布局上,公司產品矩陣持續擴容:
消費電子領域,折疊屏手機用膠粘材料已實現量產;
動力電池領域,產品成熟應用于各類量產電池及儲能場景,并提前布局固態電池適配材料;
汽車領域,耐溫抗翹曲產品及高性能丙烯酸泡棉膠實現小批量出貨,對標國際主流產品;
光學膠粘材料方面,已構建覆蓋 LCD、OLED 及車載場景的全系列 OCA 產品矩陣,折疊 OCA 穩定量產,車載 OCA 通過多家核心客戶審核,市場滲透加速。
在新興業務布局上,公司旗下子公司北京晶智感專注于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研發與生產,憑借核心技術優勢與前瞻布局,迅速躋身相關領域前列。晶智感構建了 “材料-工藝-產品” 一體化創新體系,掌握壓阻式、電容式、壓電式三大柔性電子技術,可提供涵蓋壓力、溫度、濕度等多維度的復合感知解決方案,核心性能在靈敏度、量程范圍及穩定性上表現突出。
應用場景方面,產品已覆蓋機器人電子皮膚、醫療外骨骼輔助系統、消費電子觸控、新能源電池溫壓檢測、智能座艙測控、智能康養等多個領域。其中,為 L20 工業版靈巧手設計的觸覺方案支持 17 個主動自由度,首款高密度三維力全掌電子皮膚實現 1450 觸覺點 + 三維力感知,是行業內高自由度靈巧手領域布局最全、陣列點最多的方案,已獲國內頭部機器人及靈巧手客戶認可使用。
產能方面,張家港2000㎡車規級車間于11月逐步落地并啟動出貨,為后續市場擴張奠定基礎。客戶開拓上,已實現國內多家頭部機器人及靈巧手公司訂單交付,同時積極拓展北美海外客戶,推進樣品交流與送樣工作。
技術研發與團隊建設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晶華新材在北京及美國硅谷設立雙研發中心,核心團隊匯聚材料研發、算法優化、機器人落地等領域專家,其中北美團隊由電子皮膚領域資深學者Terry博士領銜,目前國內研發團隊已達20余人,北美團隊7人,持續擴招材料與算法工程師強化技術實力。
業績方面,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08億元,同比增長11.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7.27萬元,經營穩健增長。根據員工激勵計劃,公司設定2024-2026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6 億、19 億、23億元,以2023年凈利潤為基數,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 25%、65%、100%,成長路徑清晰可見。
未來,晶華新材將持續深化膠粘材料主業優勢,同時聚焦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的技術迭代與市場拓展,依托 “技術+產能+客戶” 的核心壁壘,在機器人、醫療、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實現突破,為長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問1:公司的主營業務的介紹
答:晶華新材主營業務涵蓋各類工業膠粘材料、電子膠粘材料以及特種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具體如下工業膠粘材料:美紋紙膠粘材料、和紙膠粘材料、布基等多種產品。主要應用于建筑裝飾、交通工具和智慧醫療、電子元器件等領域,提供噴涂遮蔽保護、分隔、貼合固定、線束捆扎等多種功能。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美紋紙膠帶生產的企業之一,美紋紙膠粘材料市場占有率長期位居前列;電子膠粘材料:產品包括結構粘接、導電材料、屏蔽材料、絕緣材料、高性能壓敏材料等。(1)在消費電子領域,能滿足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各類消費電子產品生產、維修過程中的制程保護、結構粘結、元器件粘接等功能需求,已實現在折疊屏手機應用場景上的產品突破并實現量產。(2)在動力電池上,公司的產品成熟運用于各類量產電池及儲能上,緊跟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展,提前研究適配的材料性能,為未來技術成熟后的大規模應用做好技術準備。汽車領域用的膠粘材料:開發耐溫抗翹曲的產品和高性能丙烯酸泡棉膠,覆蓋汽車內外飾粘接、座椅固定、輪胎靜音棉等場景,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丙烯酸泡棉膠帶、汽車座椅膠粘材料性能提升,相關產品已實現小批量出貨,對標國際知名企業的主流產品。光學膠粘材料:公司在光學膜材料領域深耕全品類布局,已構建覆蓋消費電子、車載等多場景的全系列OCA產品矩陣。OCA產品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產品,(1)LCD產品:LCD OCA產品實現穩定量產;(2)OLED產品:折疊OCA產品已穩定量產;OLED OCA進入小批量出貨階段,同時抗沖擊TPU、抗沖擊OCA等關鍵OLED光學材料完成驗證并通過審核;(3)車載OCA產品順利通過多家核心客戶的審核,加速推進產品的市場滲透。通過不斷豐富產品品類、完善供應鏈體系,公司在各細分領域形成協同優勢,全方位滿足不同場景需求,逐步構建光學膜材料領域的全品類競爭壁壘。
問2:公司生產的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有哪些優勢?
答:公司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的核心優勢在于構建了“材料—工藝—產品”一體化創新體系,能提供覆蓋多場景的復合感知解決方案。以底層材料研發為核心,深度整合材料、工藝、產品三大環節,避免單一環節短板,實現技術閉環。研發了壓阻式、電容式、壓電式三大柔性電子技術,可根據場景需求提供復合多模態解決方案,而非單一技術產品。材料創新:基底多元擁有PI膜、紡織物、自修復彈性體(SBEB)等基底材料,適配廣泛通過工藝突破:采用多種先進工藝包括絲網印刷、自動化涂布、靜電打印,使得生產更高效、產品一致性更好突破單一觸覺感知,同時具備角度、溫度、濕度等多種感知能力,可捕捉更豐富的環境與交互信息。核心性能優:關鍵指標表現突出,在傳感器靈敏度、大量程范圍上有優勢,且具備低溫漂、低時漂特性,長期使用穩定性更高。
問3:柔性傳感器的核心應用場景有哪些?
答:機器人電子皮膚、醫療外骨骼輔助系統、消費電子觸控、新能源電池溫壓檢測、智能座艙測控、智能康養等應用場景。
問4:晶智感公司的布局
答:公司在北京和美國硅谷布局兩地研發中心,積極推進與客戶的共研和技術交流。公司產能規劃主要在張家港。目前在張家港規劃了2000平方米的車規級車間。產能預計在11月份逐步落地,并開始陸續出貨。產品布局:公司已經具備了指尖電子皮膚,全掌電子皮膚,三維力全掌電子皮膚三款主流產品,持續研發大面積(手臂、足底、胸部)觸覺傳感器,多模態(壓力、溫度、紋理)感知傳感器;計劃在多種底層原理相結合的多模態融合感知產品上進行布局。
問5:公司產能情況
答:在產能規劃上,公司秉持戰略前瞻性,已率先布局基礎設施與產線建設。旨在為覆蓋身體多區域的傳感器產品矩陣(如身體腿部、前臂、胳膊肘外側、小臂內側等)做好充足的產能儲備。未來,公司將依據各產品線的市場導入節奏與需求狀況,分階段、靈活地釋放產能。
問6:公司團隊情況
答:2025年6月成立子公司—北京晶智感公司,核心團隊具備材料研發、算法優化、機器人落地經驗;公司根據業務開拓的情況有計劃擴招材料和算法工程師,已有材料以及算法工程師陸續進入公司,不斷壯大公司的技術人才隊伍。國內團隊有資深的本體機器人企業負責傳感器的項目負責人、有精通涂布工藝,絲網印刷,封裝檢測等薄膜工藝的行業專家;美國團隊主要以Terry博士為主,Terry博士是一名大學教授,主要研發方向在電子皮膚領域,發表過非常多尖端論文,還有一項美國專利。北京研發中心已有20多人的研發團隊,北美研發中心已有7人的研發團隊。
問7:晶智感下游市場開拓情況
答:國內市場:公司已經為國內多家頭部本體機器人公司以及靈巧手公司合作并實現訂單交付;其他多家頭部的本體機器人公司及靈巧手企業正在技術溝通及樣品交流;國外市場:晶智感合伙人常年定居美國,利用北美本土優勢,積極拓展海外頭部具身智能客戶,目前已與多家北美客戶進行樣品交流和 送樣。公司會持續推進與國內外主流客戶的深度技術交流、產品送樣;繼續優化算法和材料工藝,優化產品性能。
問8:公司發布的高自由度全掌觸覺解決方案有什么亮點
答:晶智感為L20工業版靈巧手設計的觸覺方案,能夠支持其完成17個主動自由度,實現全域感應,是目前行業內高自由度靈巧手中傳感器布局區域最全,陣列點最多的全掌觸覺方案。為實現全掌布局1450觸覺點+三維力感知,晶智感推出了首款高密度三維力全掌電子皮膚解決方案。上述這兩款產品已被國內頭部機器人客戶和靈巧手客戶認可和使用。
問9:公司的產品矩陣
答:靈巧手觸覺傳感器產品系列,推動人形機器人電子皮膚觸覺感知能力泛化,實現觸覺、壓感、滑移、紋理等多個感知功能,推動人形機器人靈巧操作、人機交互關鍵技術發展。產品涵蓋靈巧指尖觸覺皮膚、全掌大面積電子皮膚,多項性能指標行業領先。模組化交付,根據客戶要求,定制結構件及傳感器實現模組交付,服務客戶定制化需求;新能源電池溫壓檢測應用,溫壓一體傳感器作用,以實現早期故障預警,實時細微變化動態感知,系統運營能效優化,系統模型數字化;智能康養應用:產品具體應用在智慧床墊,睡眠智能監測帶,多模態傳感器康復手套;汽車電子:產品具體應用為方向盤疲勞駕駛檢測、座椅自適應調節。
問10:多模態柔性電子傳感器市場的發展趨勢
答:1、材料與工藝升級,材料上從PI膜向紡織物、自修復彈性體等新型基底材料發展;工藝上向卷對卷印刷、直接織物打印向這些低成本、高集成的方向升級;2、多模態與場景拓展,功能上從單一的觸覺感知,向多模態發展;3、應用場景上從機器人手部,向機器人全身、醫療、汽車、民用/居家等領域延伸。
問11:行業的競爭焦點是什么,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答:競爭焦點有五個方面,一是傳感器的靈敏度;二是量程范圍;三是集成度,能不能實現多模態復合;四是成本控制,能不能通過卷對卷工藝降低成本;五是客戶資源,能否和頭部機器人企業、海外客戶合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四個方面,一是掌握多種技術路徑;二是供應鏈整合能力;三是和頭部客戶的粘性;四是產學研協作。
問12:公司未來業績的展望是怎么樣的?
答:公司于2024年10月發布了員工激勵計劃,其中設定近三年的目標規劃是:2024年/2025年/2026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6/19/23億元;以2023年凈利潤為基數,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5%/65%/100%。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實現營業收入15.08億元,同比增長11.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7.27萬元。
來源:晶華新材公告、膠黏劑在線整理編輯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nongfusping.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