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北京粘接學會主辦、北京化工大學和北京市化學工業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25年度國際粘接技術大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大會作為第28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重點活動,以“粘接多元、優化創新、構建國際合作新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行業領袖,共同聚焦粘接技術的前沿突破與產業融合,助推全球粘接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與高端化邁進。
大會設置了大會報告、墻報展示與產品展覽三大板塊,三位一體,交相輝映。大會報告環節匯集了領域內的前沿聲音,墻報展示則為青年學者提供了深入的交流平臺,而產品展覽則直觀展現了粘接技術的最新應用。三大板塊聯動,不僅聚焦于解決關鍵領域的實際應用,更強調了學術研究與產業創新之間的雙向賦能與協同發展,體現了學術前沿與市場實踐的深度融合。
在大會報告環節,除了特邀報告,大會還設立了五大分論壇,議題覆蓋綠色粘接、智能粘接、生物醫用粘接、航空航天粘接、電子粘接及標準與認證等多個熱點方向。與會代表圍繞理論研究、技術瓶頸、創新應用、市場趨勢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熱烈討論。
墻報展示區內人頭攢動,學者與研究人員們在各展板前熱烈交流。墻報作者們現場講解研究成果,并悉心解答觀眾提問,在問答間激發思維火花。該環節學術交流氣息濃厚,互動積極,最終,經五位專家現場評議,14位墻報作者在此環節勝出,獲頒“優秀墻報獎”。
為打通產業鏈的協作通道,大會在會場外專設了企業展區。展區內人流穿梭,企業通過精心布置的標準展位、易拉寶、宣傳資料及實物樣品,與到會的專家學者、潛在客戶進行了密集且高效的面對面洽談。這一設置使得場外的務實互動與場內的前沿報告相輔相成,為與會各方拓展了寶貴的商業與合作空間。
面對全球產業格局的深刻變革與新材料的持續涌現,被譽為現代工業“隱形支柱”的粘接技術正迎來關鍵發展期。在此背景下,本次大會成功構建了一個開放協作的國際平臺,不僅促進了前沿技術分享和中外對話,提升了中國粘接技術的學術水平,更有力地推動了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為共建粘接產業新生態、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關鍵力量。(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哲雯)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